2025.02.18

楊志清專題今演講分享 產發署再創紡織業永續競爭力策略及作法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為協助會員及紡織相關廠商了解紡織業再創永續競爭力策略、作法及實際案例,國內紡織相關公協會於2月18日假紡拓大樓17樓,舉辦「紡織產業再創永續競爭力策略、作法及實際案例分享─產業發展署楊署長志清演講會」。

演講會由絲織公會郭正沛理事長代表主持,包括:絲織、絲綢印染、織布、人纖製造、針織、製衣、手套、手提包、織襪、不織布、毛巾、產紡協會、創代協會及紡織業永續發展策進會等公協會合辦,特邀產業發展署楊署長志清及五位紡織業再創永續競爭力實務專家進行專題演講。

產業發展署楊署長志清講述紡織產業再創永續競爭力策略及作法。

產業發展署楊署長志清講述紡織產業再創永續競爭力策略及作法。


產業發展署楊署長針對「紡織產業再創永續競爭力策略與作法」進行專題演講,指出面對國際淨零趨勢與品牌商持續提高的永續要求,台灣紡織產業唯有積極轉型升級,方能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立足。

楊署長表示,台灣紡織產業2024年1-10月產值達3,267億元台幣,出口額66億美元,為全球第12大紡織品出口國。然而產業面臨無法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如CPTPP、RCEP)的貿易壁壘;原物料、能源等成本上漲及研發、製程及設計人才短缺等挑戰,亟需強化競爭力。

產發署規劃六大策略協助產業升級:一是發展高值化機能性產品,將傳統吸濕排汗、保暖撥水等機能,結合時尚、電子、醫療等產業跨業合作,並以舊紡織品回收再生等方式,朝低碳化生產;二是輔導產業數位及低碳化雙軸轉型,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改善生產流程、降低人工成本並提升企業競爭力;三是推動在職培訓及產學合作,建立穩定人才供給管道,除紡織專業人才,更展望於4年內培育20萬名AI人才,製造業導入AI應用普及率達50%;四是協助因應碳費徵收,提供企業研擬自主減量計畫諮詢,並推動節能改善,提供診斷輔導與獎勵措施;五是修訂《產業創新條例》,擴大智慧化、節能減碳投資抵減優惠。

楊署長舉例,大鐘印染導入AI能源管理系統後,印花產線稼動率提升至85%,產品品質穩定在98.5%,交期縮短一半。國紡企業透過製程低碳化改善,每年減少1,033噸碳排放,相當於5.5萬棵樹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薛長興則以大帶小模式,聯合4家協力廠商建置智能監控網,有效提升產業鏈整體效率。

楊署長強調,面對國際市場快速變遷,紡織產業必須透過跨域、跨業創新來開創新藍海,同時加強供應鏈韌性以因應全球環境的不確定性。署長表示,產發署將持續提供輔導資源,助力紡織業者掌握永續商機,並期待透過產業轉型升級,強化台灣紡織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未來將持續推動相關輔導與補助計畫,歡迎業者踴躍參與,共同打造產業永續發展之路......(>>全文報導)


 

TOP